懷著對日本的憧憬,梵谷(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從巴黎來到南法,因為他覺得這兒是最接近日本的所在。雖然聽起來更像是對異國文化的莫名情懷,然而正是在此,梵谷即將迎來他創作生涯的巔峰,以及令人唏噓的,人生的終點。
因為前兩年的巴黎經驗,受到印象派明亮色彩和新印象派點描效果啟發,梵谷的調色盤不只變得繽紛,也刺激他開始實驗不同筆觸效果,從細碎色點到漩渦狀線條,都記錄了他一路以來的自我成長,同時顯示現代藝術發展的進程。
而日本版畫對他的影響也不僅僅在於裝飾性色彩、扁平化空間、裁切式構圖與俯瞰視角,其實也成為他安定情緒的方式。
日本文化向來親近並吟詠自然,同時也反映在浮世繪創作成果,梵谷衷心欣賞這項了不起的東方藝術,也促使他花了更多工夫研究植物並理解自然。他總是會花很長一段時間靜靜凝視花葉,近距離欣賞它們的姿態,或者眺望原野,想像構圖角度,甚至乾脆就看著麥穗搖曳、松枝伸展,好讓自己平靜下來,才能繼續創作。
可以說,南法時期許多創作,也是梵努力自我療癒的紀錄。
《雨天》(Rain)
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89
oil on canvas,73 x 53cm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source: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
1889年10月,梵谷還住在亞爾附近的聖雷米療養院接受精神疾病與癲癇治療,從他臥室的窗戶可以看到一片麥田,正好成為創作題材,這幅《雨天》(Rain,1889)也是其中之一。
剛播種不久,麥子勉力發出新芽,在遠處阿爾卑斯山麓襯托之下,雖然渺小,卻如此生機勃勃。因為採取俯視角度,更能強調麥田起伏地勢和背景蜿蜒山形。畫面底部橫岔而過的土溝,以及由淡綠、淺藍和白色線條刻劃出的近距離絲絲雨勢,都為畫面添染不安氣氛。無論是俯瞰視野或雨絲描繪,都在在表明梵谷果真是浮世繪的忠實粉絲。
這個多雨的10月,普羅旺斯又吹起狂妄呼嘯的密斯特拉風,夾雜不斷雨勢,然而梵谷仍舊不放過作畫的任何機會。此時距離1888年10月高更前來南法和梵谷同住正好滿一年,而割耳事件也已經過了大約10個月。儘管一開始兩人之間曾經有過短暫的蜜月期,但後來也是因為陰雨不斷,導致被迫關在黃色房子裡的兩人情緒不佳,摩擦增加,間接促成悲劇發生。
不知道梵谷一筆一筆在畫布上描繪雨絲時,天真熱情卻也飽受病痛折磨如他,是否會想起那段夾雜酸苦悲喜的過往?
濛濛陰雨天靜觀梵谷的《雨天》,特別有感。
《雨中的橋》是梵谷臨摹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1797-1858)傳世鉅作《江戶名勝百景》之一《大橋安宅驟雨》(1856)而成,此時浮世繪也已受到西方透視法影響,以致技法上由近到遠,從清晰至迷濛的方式表現事物。
不同於浮世繪是版畫印刷,梵谷使用油畫為媒介,採取歌川廣重於《江戶名勝百景》慣用的俯瞰角度,加強色調對比,前景以細筆刷出粗細交錯直斜夾雜的線條,刻劃夏季雷雨傾盆而下的臨場感;橋上有行人狼狽過橋,遠方則是迷濛遠景。
另則在畫作外圍則有歪斜筆劃模仿了漢字書寫,照這成果看來,不難想像他當時寫上漢字時一定對這些不解其意又像圖形的漢字時肯定很想摔酒瓶。
《雨中的橋》( Bridge in the Rain )
梵谷摹歌川廣重《大橋安宅驟雨》之作
Vincent van Gogh,1887
oil on canvas,73 x 53cm
Van Gogh Museum, Amsterdam
source:wiki,public domain
浮世繪大師歌川廣重(1797-1858)傳世鉅作《江戶名勝百景》之一《大橋安宅驟雨》(1856)
《大橋安宅驟雨》
為《名所江戶百景》系列第58幅
歌川廣重,1857
東京國立博物館
source:wiki,public domain
更多梵谷的動人故事,請見新書
🎊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
◆電子書上架平台 :
Google Play Books、Apple iBook Store、UDN讀書吧、凌網Hyread、樂天kobo、博客來電子書店、Book&Walker、群傳媒Readmoo、湛天Pubu、台哥大myBook、Amazon Kin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