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維也納「美景宮美術館」,千萬不要只是匆匆見過《吻》,拍照打卡到此一遊便離去。同一展間,加上相鄰展間,還有克林姆早期創作的貴婦肖像畫(其中到底跟人家有過幾腿很難說…😎)、平面又裝飾性的風景畫,以及晚期以生死為主題,轉向色彩研究的作品。等於在小小空間內便能一眼看盡克林姆的創作生涯。
好好遇見克林姆,這才會知道,人家不只是金光閃閃又愛把咩啊~😁
圖片來源:Junie,攝於維也納
森林惡魔放暑假
想要了解克林姆,不能只知道黃金時期。
奧地利最具代表性畫家克林姆(Gustav Klimt,1862-1918)向來以黃金時期的澄燦耀眼風格廣為人知,創作亦以肖像畫為主。由於廣納各方藝術特質,例如古典希臘、拜占庭、埃及、中世紀和日本浮世繪風格,讓他作品中的高度裝飾性更具有深度。
另一方面,他也是維也納「分離派」(Secession)領導人物與現代藝術風格推行者,反對古典藝術,主張藝術應結合生活,著重創新表現與功能性,成為裝飾藝術和現代主義運動先驅。這些強大的現代特質讓他的作品直到如今仍然非常受到歡迎,影響層面擴及珠寶、家飾、家具、服裝等。
克林姆於1918年2月因肆虐全世界的西班牙流感於56歲身故後,遺下不少作品,有些甚至未完成。列入畫冊的220幅油畫中,風景畫僅佔1/4。這些風景畫多半是克林姆從1900至1916年,每年夏天於阿爾卑斯山腳,薩爾茲堡東側風景如畫的亞特湖畔(Lake Attersee)避暑別墅所作。
享受湖岸假期時,克林姆總是特別早起,只因山光水波無比引人,喚醒了感官與心靈,同時滋養創造力。他的作畫效率極高,可以從早晨畫到傍晚卻不覺得疲累。因為創作風景畫並非出自委託案需求,而是自我消遣與排解,心境上相對輕鬆也自在得多。
作畫過程中,他會不時地停下來吃吃東西、打個小盹、跳進湖裡游泳,或是划划船。更常穿著寬鬆長袍在樹林或湖邊散步,這一身怪異裝束和作畫的熱情還被當地倫戲稱為「森林惡魔」(Waldschrat)。
方方正正風景畫
克林姆的風景畫在當時便顯得相當特殊,一來是尺寸,二來是技法。
相較於肖像畫主題圍繞在「愛、慾、生、死」,並且風格曾幾番轉變,他描寫風景的手法則相似得多,皆散發恬靜悠適氣氛。不同於傳統風景畫以橫向長幅畫面呈現,克林姆的風景畫多數從一開始便採用110 x 110公分正方形畫幅。
據說他在繪製風景畫時,會拿著正方形紙板框取景,好聚焦觀察自己想要描繪的角度或對象;大概是後來事業做很大,紙板方框跟著升級成象牙方框。(古人缺乏保育觀念,大家不要學…
再者考慮到展覽時看起來具備一致性,而且正方形結構也更有挑戰性,都是他選擇方形畫面呈現風景之緣由。
刻意拉高地平線,整個畫面被湖水覆蓋。柔軟青綠色筆觸用來表現湖面輕波微微蕩漾的迷人風貌。右上方有塊深色岩石,天空倒映於湖面上,灰色陰影則強調水流效果和湖水深度。這應該是個陰天吧,暮靄沉沉雲霧漫漫,遠方紫藍湖水融進灰色雲層裡,延展至天空。
摒棄古典繪畫中常見的圖像與符號暗示,作為現代藝術旗手之一,克林姆只想好好看風景、畫風景。
《亞特湖》(Attersee)
Gustav Klimt1,900
oil on canvas,110x110cm
Leopold Museum in Vienna
圖片來源:wiki,public domain
也是自然主義者
觀察並描繪風景,顯示出克林姆對自然事物的關心和重視。
而且,在肖像畫和為「維也納工坊」(Wiener Werkstätte)設計的作品裡,所流露的強烈裝飾性,其中許多靈感正源於自然界花草。例如1905至1911年間,克林姆與維也納工坊最重要合作案比利時豪宅「史托克列宮」(Stoclet Palace,1905-1911)壁面裝飾,就是他所創造的一座室內花園。
豪宅壁面運用了珊瑚、瑪瑙等珍貴材料,造價之昂貴,大約等於奧匈帝國公務員50年薪水。壁面上的「生命之樹」象徵,已被各種宗教教義使用了數千年,同時也是克林姆在分離派發展中的自我標誌之一。
能夠請到克林姆和維也納工坊使用珍貴材料規劃室內設計,堪稱豪宅中的豪宅。
史托克列宮(Stoclet Palace,1905-1911)委託案和《吻》(The Kiss,1907)大約同時期,兩者間有些共同表現,例如男女擁抱、花草裝飾、金箔使用,以及長袍人物等,只是史托克列宮壁畫的裝飾性更高。
畫面中央為生命之樹,人物只有臉部和手部以寫實手法處理,身體部分則充滿幾何抽象圖樣。而且整個畫面平面化,無前後遠近之分。左側女人象徵期待,右邊男女擁抱呼應《吻》的場景。背景和下方滿布花草昆蟲,充分傳達克林姆創作精髓 : 愛慾生死 中的感官愛慾。
圖片來源:網路
「細看」克林姆風景
克林姆在生命中最後20年,夏秋之際,總有幾個月待在風景優美的湖畔從事風景畫。
此時現代藝術發展逐漸進入巔峰期,立體主義和抽象繪畫已然誕生。如克林姆這般有才又成功的畫家,即使並非置身世界藝術中心巴黎,也始終以具象表現為主,並非走在現代藝術最前端,依舊主導分離派的反抗傳統、藝術的創新與功能性。
因此,他才不可能乖乖跟著前人畫風景,而是自有他的創新獨特之處。
所謂「透視法」或「空氣遠近法」,意即「近景大膽,中景詳細,遠景模糊」等傳統處理景物方式,這些卻完全被克林姆拋在腦後。無論近物或遠景,他的細節處理手法皆相同,遠方景物雖然尺寸稍小一點,卻一樣清楚描繪。
說白了,就是透過望遠鏡看世界,而他也真的使用望遠鏡輔助作畫。
他在風景畫中使用繁密細緻色點與線條,以主色調為主,搭配相近色,偶爾點綴對比色。讓大自然風景成為空間封閉且聚焦的「室內畫」,由於遠景也很清楚,不管看遠看近感覺都像是從近距離觀看,距離感也跟著相對抵銷。
儘管有人批評他筆觸太細緻,過分裝飾性缺乏藝術性,但反而讓觀者在欣賞時,無須站在遠處想像景色,而是湖泊、森林與花叢近在眼前,輕易便走進美景中。
這類細碎色點可能會讓人想起年代稍早,以點描手法作畫,卻不幸英年早逝的秀拉(Georges-Pierre Seurat,1859-1891)。說起來克林姆確實是受到印象派及點描派影響。
與點描派相比,兩者筆觸皆短而繁多,但當然有不同之處:克林姆著重色彩效果,佐以紋理安排;秀拉則強調科學分析色彩原理。而且在克林姆多數風景畫中都可以找到一定程度的抽象造型,更顯示其現代主義內涵。
在郊外取景下筆後,克林姆通常會把畫作攜回維也納的畫室再添加細節才算完成。他和席勒(Egon Schiele,1890-1918)常一起待在畫室裡,欣賞並討論彼此未完成作品。在某個程度上,他們也影響了彼此。
金主真的很煩(丟筆
如果說肖像畫是克林姆吃飯的門道,風景畫則可說他是暫時解脫大量肖像畫委託案的出口。
畢竟錢賺太多有時候也很苦惱…
即使那些維也納權貴委託案幾乎件件酬勞豐厚,但拿人錢財就得辦事,要畫肖像畫總是要滿足金主需求和喜好,除了必備強大的「美顏功能」,奧客不分古今中外皆存在,要應付那麼多傲嬌(機車)可能還會爭風吃醋的上流貴婦們,壓力可想而知。
換句話說,繪製風景畫時才能讓他任性做自己。
例如在《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書中篇章《克林姆之憾》提及,光是這位富家女遺像畫,因為金主,也就是富家女的母親不滿意,克林姆連畫了三次,等到第三幅應該終於符合要求了,克林姆卻也離世而去。因此畫作始終沒有完成,成為富家女的遺像和克林姆的遺作。
於是名利雙收後,克林姆總是要到湖畔過暑假,一方面經濟已經沒有壓力,總得暫時擺脫煩人委託案與城市喧嚷,好修養身心;另一方面可以輕鬆自在隨心所欲地賞風景畫風景。
不過最重要的附加價值是圖得暫時清淨。
克林姆去世前一年所作,應該算是他人生最後一個暑假,也是風景畫系列中筆觸最強烈的一幅。
同樣利用望遠鏡取景,以相同的細節處理手法,繪製近景和遠景,色彩和紋理變化繁複。湖畔房屋的鮮紅色屋頂點綴整個畫面。克林姆並不打算讓風景符合自然主義原則,他畫的是他眼中的世界,同時巧妙地將深綠色和黃色混合在綠色之間,以增加畫面深度,筆觸繁多而耐看。
《溫達哈山腰的森林》(Slope in Unterach of the Attersee)
Gustav Klimt
1917,oil on canvas,110x110cm / 圖片來源:網路
這是克林姆風景畫中,複製比例最高的一幅。受到印象派和點描派影響,但紅綠對比色彩和簡潔性,象徵罌粟花在原野中的繁茂生機,傳達自然律動。花草裝飾也可見於他黃金時期顛峰之作《吻》(The Kiss,1907)背景和史托克列宮(Stoclet Palace,1905-1911)壁面裝飾中。
《盛開的罌粟花》(Flowering Poppies)
Gustav Klimt,1907
oil on canvas,110x110cm
Österreichische Galerie Belvedere in Vienna
圖片來源:wiki & Junie,攝於維也納
《通往卡默爾城堡的大道》(Avenue to Schloss Kammer)
Gustav Klimt,1912
oil on canvas,110x110cm
Österreichische Galerie Belvedere in Vienna
圖片來源:Junie,攝於維也納
克林姆向來不是遵循傳統的乖乖牌,他的作品總流露自由自在的無拘感,而顯得與眾不同。《玫瑰果園》也是克林姆風景畫裡的人氣之作。細密具有節奏感的筆觸,讓夏天的玫瑰果園顯得蓬勃熱鬧。雖然筆觸複雜,色彩鮮豔,但用這種方式將玫瑰與果樹結合同一畫面時,視覺效果相當愉快迷人。
《玫瑰果園》(Orchard with Roses)
Gustav Klimt,1912
oil on canvas,110x110cm
Private Collection/圖片來源:wiki
卡松教堂位在鄰近克林姆度假別墅的加爾達湖(Lake Garda)。畫中呈現深綠圓錐形的柏樹,與粉色石材建築上柔和的斑駁光形成強烈對比。畫面中央那棵樹乍看位置很突兀,卻可吸引觀者視線,然後再游移、探索其餘部分。樹木的黃色、綠色、青綠色與建築物的紅色瓷磚屋頂構成相互作用。不講究景深,缺乏地平線、天空和透視感都增加了平面感,對畫家來說,圖案和紋理才是要緊事。
這幅畫曾經失蹤多年,原主人於1938年德國吞併奧地利時,本來將它送往安全地點存放,卻依舊不幸被盜。後來再度現身,在蘇富比2010年拍賣會上以近2700萬英鎊高價出售。售出所得由原主人的後代和現任買主均分。
《卡松教堂》(Church in Cassone)
Gustav Klimt,1913
oil on canvas,110x100cm
Private Collection/圖片來源:wiki
紅粉知己是真愛
誰叫這位奧地利藝壇大老太多情也太風流,維也納城中為他爭風吃醋的女子不知凡幾,含括不同類型與階級,例如母女或姊妹,貴婦或因為家境貧困而入行的麻豆。躲到外地無須直接面對眾佳麗,好歹能夠輕鬆一陣子。克林姆去世後,據說跑來認親的私生子至少14位,可見當年他的感情生活和畫室裡頭有多熱鬧。
儘管是為了逃避維也納女子們的如火熱情才到湖邊過暑假,克林姆身邊依舊不缺陪伴,能夠與他共度每年夏天的女子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女伴艾蜜莉(Emilie Flöge,1874-1952)。
艾蜜莉與克林姆其實是姻親關係。艾蜜莉的姊姊在1891年嫁給克林姆的弟弟恩斯特(Ernst Klimt,1864-1892)。恩斯特也是位畫家,早年都跟克林姆共同承接大型公共委託案,例如維也納布爾克劇院(Buerke theater)天井壁畫(1886-1888),當時克林姆還是走極度寫實的新古典路線。
本來兄弟倆名氣漸響後,經濟狀況也改善不少,照理說前程大好,但就在婚後隔年,恩斯特卻英年早逝。從此克林姆將照顧恩斯特遺孀的責任攬在身上,就連人家妹妹也一起「照顧」了。
艾蜜莉是位服裝設計師,擁有一間服裝店,與克林姆之間合作密切,彼此客戶多半都來自維也納上流階層,克林姆也會把自己的貴婦客人介紹到艾蜜莉的服裝店去。重點是,艾蜜莉無限包容克林姆的風流多情,也只有她不來爭風吃醋這一套,永遠默默陪伴在大畫家身邊。就是因為如此「體貼懂事」,才能一起跟著克林姆在湖邊過暑假。
我想,艾蜜莉每年應該最期待夏天來臨吧。而這些與克林姆共度的湖畔假期,或許也是克林姆故去後,留存於她心底最珍貴溫暖的回憶。
細密如織錦,寧靜若天堂
克林姆的風景畫中,極少出現人物,細密筆觸如馬賽克般短促而繁複,層層堆疊出有限度的景深。不像莫內試圖捕捉瞬息萬變的天光雲影,畫如心境,克林姆從維也納「逃」來湖岸,少了洶湧情慾騷動和繁瑣城市嘈雜,又有美景佳人相伴,想必非常享受這難得的寧靜時光。
因而讓他筆下的夏景秋色寂靜安寧無方向性,化自然界霎那為永恆,不只是眼前所見,也是內心之感。
不知道文中分享的這些風景畫作中,哪一幅最觸動你?看著這些「細密如織錦,寧靜若天堂」的風景畫,是否也讓你想跟著克林姆一塊到湖邊散步去?
克林姆與弟弟恩斯特早年共同開設工作室,承接大型公共委託案,例如奧匈帝國皇帝委託的維也納布爾克劇院(Buerke theater)天井,當時克林姆還是走極度寫實的新古典路線。
繪製過程中,兄弟倆會讓親友穿上〝古裝〞充當麻豆,再借助照相術完成高度精密畫面。事實上他們還把自己給畫了進去。注意看右側坐姿白衣盛裝女子後方的兩位男子,脖子上戴著白色荷葉領巾者就是克林姆,他身後的紅衣男子即為恩斯特。
維也納布爾克劇院天井壁畫《阿波羅祭壇》
1886-1888,2.8x4 m /圖片來源:網路
克林姆與艾蜜莉在亞特湖畔的美好時光,瞧艾蜜莉開心的模樣。他們都穿著長袍,這身打扮在保守的維也納社會中相當少見。/ 圖片來源:網路
2018年巴黎『光之博物館』(Atelier des Lumieres)開館首展:克林姆與分離派特展(Klimt : voyage at the heart of the Vienna Secession)。
克林姆的風景畫結合湖邊登船照片。了解克林姆創造風景畫的背景,便可知畫面設計之緣由。
圖片來源:Junie Wang
克林姆為愛蜜莉繪製的肖像畫,兩人關係親密,無須透過委託,應該是畫家自發性作品,也更能自由發揮。除了臉部和手部以寫實手法描繪,其他部分充滿靈感來自馬賽克、彩色拼花玻璃、義大利文藝復興彩陶、日本工藝品等工藝品的抽象圖樣裝飾,包含造型寬大的帽子和身上衣服。
這是克林姆最早開始在服裝上做裝飾性圖樣的肖像畫,同時象徵他的風格愈形獨特與高度裝飾性。
多才多藝的克林姆其實對時尚也很有sense,他設計服裝的才能在頹廢華麗卻又守舊沉悶的奧匈帝國顯得過於前衛,肖像畫便成為發揮空間,讓他的成品顯得更與眾不同,進而獲得貴婦們青睞。
畫面右下角那兩個正方形為畫家簽名與完成日期。
《艾蜜莉肖像》(Portrait of Emilie Louise Flöge)
Gustav Klimt,1902
oil on canvas,181x84cm
Vienna Museum / 圖片來源:wiki
克林姆風格的典型細密筆觸。克林姆在一開始繪製風景畫時,會使用取景方框作為輔助,方框後來退役,由看歌劇用的望遠鏡取而代之。結果就是整個透視原則被改變,無法表現出開闊視角,但觀者卻會被畫中其他特徵所吸引。因為地平線被刻意拉高,使得地上斑斕落葉成為視線焦點。
畫面以棕、黃、橘紅為主色調,在這三色間創造出不同明度和色階,樹幹則用藍、綠等暗色映襯。落葉筆觸活潑,充滿細節,與沉穩樹幹形成對比,光線似乎也都被樹幹給吸走,注意看光線落在樹幹上的斑駁光影效果,以及落葉與樹幹兩者間的衝突對照,讓秋天的山毛櫸林引人入勝,觀者也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落葉上。
看來克林姆這回暑假放很久,一路混到秋天才回家。
《山毛櫸林》(Beech Forest)
Gustav Klimt,1902
oil on canvas,100x100cm
Galerie Neue Meister/圖片來源:Galerie Neue Meister
奧地利湖畔有多美?使得克林姆連續多年夏秋時節都會來到此地流連度假。
薩爾茨卡默古特(Salzkammergut)湖區的清晨時光多麼靜謐脫俗。
圖片來源:感謝Ron Lee友情贊助
#克林姆放暑假好開心
#克林姆
#風景畫
圖片來源:Ron Lee, Junie Wang & 網路
關於更多藝術故事,請見新書
🎊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
◆電子書上架平台
Google Play Books、Apple iBook Store、UDN讀書吧、凌網Hyread、樂天kobo、博客來電子書店、Book&Walker、群傳媒Readmoo、湛天Pubu、台哥大myBook、Amazon Kindle
《Copyright © 2024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