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鬼怪侵擾,日本有百鬼夜行和爬行貞子,台灣有魔神仔和紅衣小女孩,西方則有各式各樣的魔鬼。在西方繪畫中,魔鬼通常會被描繪成正與聖徒奮戰,或被天使擊敗的模樣,有時候面目猙獰長相奇特,一看就知道絕非善類,但有時候則會化身成女人危害老百姓→很沒禮貌耶~切。
古代西方認為人類之所以犯罪是因為受到魔鬼誘惑。依照《創世記》描述,夏娃就是受到蛇的誘惑偷嚐禁果,跟著亞當一起被趕出伊甸園。於是宗教勢力最為強大的中世紀,為了使惡魔在生活中不斷出現,讓人們記取形象(或教訓)以趨吉避凶,藝術家們帶著虔誠的信仰與敬畏,卯足了勁創造出許多相關圖像。
如此一來,連帶使得中世紀建築物的門楣、窗拱、樑柱上經常出現怪異的惡魔形象裝飾,而邪惡〝誘惑〞的主題也被應用在某些聖徒的故事中,用來代表他們遭受的試煉與信仰之堅定。在基督教眾多傳說裡,『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便與魔鬼有極大關聯。
基督教文化中地位崇高的聖徒-聖安東尼(St. Anthony the Great,c.251-356年)原來是個埃及人,生活在羅馬帝國佔領埃及時期。他並非史上首位隱修士,但卻是進入埃及東部荒漠原野中進行苦修的第一人,並且建立了所謂苦修模式,好讓後世依樣遵循,更被尊為〝修士之父〞。
埃及部分地區地貌環境貧瘠枯寂,正適合聖安東尼極端自虐徹底苦行,若是身處亞馬遜雨林地帶,那又是另一回事。很難想像嗎?Discovery《原始生活21天》剛好可以提供參考畫面,只是要把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時間拉長到好幾十年。
根據史料記載,聖安東尼享壽105歲,這麼算起來他的苦修生活約長達80年之久。苦修期間他不只得禁食、禁慾,克服肉體需求,還必須奮戰內心情慾、審視原罪,同時抵禦沙漠裡魔鬼幻化成各種形象所發動的肉體與心理攻擊。
故事結果當然是他老人家成功擊敗魔鬼與慾望,樹立典範,帶領眾人隱修,成為修道院制度創始人,不只在世受到景仰,死後更被封為聖人。
有關聖安東尼的整個故事主旨說來簡單,不過是強化教徒對上帝的信任,並說明信仰和祈禱的力量。
但因為強烈戲劇效果,是以從西元10世紀開始成為許多藝術家的創作來源,在15世紀中期達到熱潮顛峰;即使到了現代,也是發揮想像力的絕佳材料。通常這類宗教主題古典繪畫,為了加強與基督教的聯繫,總是得出現某些符號聊表心意給教會一個交代,但是到了20世紀,基本上就是隨便藝術家天馬行空了。
暫且不論宗教信仰層面,單從藝術審美的角度看來,光是具有許多可能性的惡魔造型就可反映出不同時代的風格發展和創作特色,以及畫家個人才能,確實值得好好琢磨。
《聖安東尼的苦難》畫於米開朗基羅13歲那年,是他人生第一件繪畫作品。
《聖安東尼的苦難》(The Torment of Saint Anthony)
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87
tempera on panel,47 x 34.9 cm
Kimbell Art Museum
圖片來源:wiki
文藝復興三傑之一-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1564)早在他大約13歲之際,就畫下《聖安東尼的苦難》(The Torment of Saint Anthony,1487),這也是他人生第一幅畫作,至少在目前已知作品中排名第一號。
即使米開朗基羅始終認為自己首要是個雕刻家,不過他早期的確曾經在知名畫家-多米尼哥・吉蘭達奧(Domenico Ghirlandaio,c.1449-1494)的工作室中接受繪畫訓練。
《聖安東尼的苦難》是米開朗基羅仿照德國版畫大師-馬丁・尚高爾(Martin Schongauer,1448-1491)作品《聖安東尼被惡魔折磨》(Saint Anthony Tormented by Demons,c.1470-75)而來。畫中聖安東尼即使遭遇惡魔瘋狂抓住四肢、拉扯頭髮和衣服,以及多重棍棒毆打夾擊,依舊老神在在,表情平和絲毫不為所動→聖人果然是聖人,真的有練過。
儘管出自於幻想,但尚高爾精心描繪惡魔的鱗片和毛髮,足以見得他平日觀察動物特徵之用心,實踐自然主義於作品中,才能賦予這些虛擬生物逼真形象,同時創造出版畫史上最奇幻怪誕的驚人效果,對後世形成極大影響力。否則米開朗基羅就不會使用蛋彩顏料把它轉成彩色版本了。
尚高爾精彩的蝕刻版畫激發了小米開朗基羅的創作才能。比較一下,版畫和蛋彩兩種版本哪裡不一樣?
《聖安東尼被惡魔折磨》(Saint Anthony Tormented by Demons)
Martin Schongauer,c.1470-75
Engraving,30 x 21.8 cm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圖片來源:The Met
《聖安東尼的苦難》完成時,米開朗基羅才剛進入畫室沒多久,尚未正式拜師成為學徒。由於效果太出色,流露出米開朗基羅早熟的藝術才能,從而贏得大眾認可→你能相信這是僅僅13歲的P孩作品嗎?
據說,為了讓魔鬼看起來更真實,小米開朗基羅特地在魚市場逡巡來回,認真逛每個攤位研究那些泛著彩色光芒的魚鱗和各種魚類特徵。然後再在背景中添加佛羅倫斯附近阿爾諾河谷(Arno River Valley)的景色。而《聖安東尼的苦難》不僅是他最早畫作,也是他僅有的四幅親手繪製作品之一。
德國畫家-馬蒂亞斯・格呂內瓦爾德(Matthias Grünewald,1480-1528)所作《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c.1512-16)亦為這類主題精品之作。
此版本《聖安東尼的苦難》原來是鄰近阿爾薩斯柯爾瑪(Colmar)的伊森海姆(Isenheim)小鎮聖安東尼修道院(Monastery of St. Anthony)祭壇畫其中一部分,為格呂內瓦爾德生平最大型作品,也可說是他最出色的傑作,其中有許多細節值得悉心觀察。
聖安東尼躺在畫面中間下方,他穿著尊貴的藍袍(因為藍色顏料比較昂貴),〝依照慣例〞正被惡魔群起直攻。聖安東尼上方,畫面中間有兩隻眼睛睜得很大,貌似無辜狀的惡魔,看來似乎有點弱又有點萌,但事實上他們是想要用眼神分散聖徒對於禁慾和祈禱的專注力→連裝可愛這招都用上了,就說惡魔千變萬化,無孔不入吧~
右邊那隻拿著棒子準備狠狠對聖安東尼下手的巨鳥,看來很吵又很壞→嘴巴張這麼開肯定在呱呱亂叫,它的造型設計並非完全是憑空想像而來,有部分是畫家參考中世紀動物寓言故事的描述得到靈感。正下方偷咬聖人右手的怪物也是中世紀傳說中的一種蛇怪,但已經轉變形象,長出了四隻腳。
在所有惡魔中,左邊那位頭上長角,帶著蝙蝠翅膀的惡魔應該是最普遍的魔鬼樣貌→是不是感覺很熟悉?看來好萊塢電影在設計魔鬼造型時,實在有點沒創意,嘖嘖。左下角的大肚子妖精手上抓著一本書,書是聖丹東尼個人標配物品之一,象徵神聖的基督經文,可協助抵抗邪惡,因此妖精打算把它偷走,削弱聖安東尼的〝戰力〞。
不知道有誰跟我一樣,覺得這些魔鬼造型其實一點都不可怕,反而有點滑稽可愛?雖然我相信這絕對不是格呂內瓦爾德原本目的,教堂祭壇畫當然首重視教化和傳教功能啊,別亂了~
有誰跟我一樣,看到中間那兩隻裝可愛的魔鬼差點噗哧?
《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
Matthias Grünewald,c.1512-16
oil on panel,265 x141 cm
Musée d'Unterlinden,Colmar,France
圖片來源:wiki
聖安東尼對戰魔鬼的光榮事蹟,就連不常著墨於宗教和神話故事的現代藝術之父-塞尚(Paul Cézanne,1839-1906)都忍不住手癢。塞尚版《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c. 1887)不再出現〝小可愛魔鬼〞們,而把重點放在女色和魔鬼的攻擊。
告子曰:「食色,性也」,性慾和食慾是人最原始也最難克服的慾望,塞尚此時已經隱居在普羅旺斯,前一年塞尚老爹去世也讓塞尚獲得一筆遺產,讓他作畫更心無旁鶩。或許是因為孤身在南法奮鬥創作,某種狀態跟聖丹東尼在沙漠中獨自隱修類似,使得塞尚從事這幅作品時更加心有感觸。
畫面中間的裸女當然是魔鬼化身,不過她高舉白色布巾,恍若勝利女神般的姿態,看來魅惑感十足→大概是類似聶小倩那般美艷女鬼的意思。不像古典畫作描繪的惡魔都會欺身嚙咬、攻擊聖安東尼那樣,裸女與聖人之間有個空間。這般裸女形象也預示塞尚接續《浴者》(bather)系列中的形象處理。那些圍繞在周圍的小天使們則賦予畫面輕盈動感。
聖安東尼人在左側,以力抗強敵楚楚可憐的坐姿呈現。紅衣惡魔在此或許有兩種矛盾含意,一方面當然是與裸女聯合進攻,不過另一方面似乎是被聖安東尼緊緊抓住作為保護者,抵抗美色。魔鬼和色慾,究竟誰比較可怕?
塞尚筆下的魔鬼已經有別於傳統,不全然是壞得徹底,而是揉合更多人性的複雜特質。例如裸女在此就是讓人既期待又怕受傷害,那誘人的身軀卻隱含了邪惡的慾望,讓人心被攪和得混亂又掙扎,真不知該如何是好?
塞尚版《聖安東尼的誘惑》不再出現〝小可愛魔鬼〞們,而把重點放在女色和魔鬼的攻擊。
《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
Paul Cézanne,c.1877
oil on canvas,47 x 56 cm
Musée d'Orsay, Paris, France
圖片來源:wiki
塞尚之後,到了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的想像力更是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以達利(Salvador Dalí,1904-1989)的版本最為著名。當年他在紐約只花上幾天便完成這幅作品。
達利版本《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1946)中,裸體聖安東尼半跪在沙漠地面上,拿起十字架奮力抵抗正迎面衝來的魔鬼勢力。揚起前腳幾乎要踩扁聖人的詭異長腳馬也意喻力量和肉慾。
後方大象各自背負不同物體:先是金髮裸女踩著慾望金盃;然後是方尖碑,靈感來自巴洛克藝術家-貝里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1598-1680)所設計的羅馬《大象方尖碑》(Elephant and Obelisk,1667);再來是威尼斯帕拉迪奧(Paladio)風格建築,裡頭也裝著裸女。
如此看起來,達利版本試圖表達〝性慾〞是人性最大的誘惑。
達利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拿這幅《聖安東尼的誘惑》參加所謂的繪畫比賽,結果竟然落敗。不知道有沒有回家摔酒瓶?
《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
Salvador Dali,1946
oil on canvas,89 x 119 cm
Musee Royaux des Beaux-Arts,Brussels
圖片來源:網路
事實上,達利本來是為了一場繪畫比賽創作這幅《聖安東尼的誘惑》。
1946年,電影製片公司Loew Lewin Company邀請11位藝術家參賽,只要參加便可獲得500塊美金,贏得比賽者則可獨獲3000塊美金,外加作品會出現在該電影公司改編自法國19世紀短篇小說之王-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1850-1893)作品《好友》(Bel Ami,1885),所拍攝的電影《色慾花美男》(The Private Affairs of Bel Ami,1947)中。這下子,自己的創作若是能夠透過電影傳播於世界各地,於名於利肯定都能大大加分。
只是達利輸了這場比賽,這是他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參加所謂的繪畫比賽。
一向自負又神經質的他,對於創作竟然落敗多半無法雲淡風輕。拔得頭籌的人又是誰?原來是超現實主義另外一位代表性藝術家-馬克・恩斯特(Max Ernst,1891,1976)。
掰惹委,恩斯特前女友就是達利太太-加拉・達利(Gala Dalí,1894-1982)。恩斯特1922年跟加拉熱戀時,她還是法國詩人艾呂亞(Paul Éluard,1895-1952)的妻子,三角關係曾經持續好幾年,甚至一起同住屋簷下。恩斯特擊敗達利那一年,他與〝現代藝術肉食女〞-佩姬・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1898-1979)的婚姻已經走到盡頭,而達利和加拉則早已在1934年結婚。
說到這裡,你大概頭都昏了,法國倫嘛~大家不要太認真。八卦之後繼續回來看聖安東尼。
就是恩斯特的聖安東尼擊敗了達利。
兩人雖同被歸為超現實藝術家,風格、主張和感情觀卻大有差異。最大共同點應該是都曾經愛上達利太太-加拉。
《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
Max Ernst,1945
oil on canvas
Lehmbruck Museum,Duisburg
圖片來源:網路
儘管恩斯特贏了比賽,但他那《聖安東尼的誘惑》(The Temptation of Saint Anthony,1945)卻被《紐約時報》影評人克勞瑟(Bosley Crowther,1905-1981)批評為〝噁心徹底〞(downright nauseous),還說穿著紅衣的聖安東尼〝看起來就像一隻煮沸的龍蝦〞(looks like a bad boiled lobster)。
真有這麼糟嗎?我們都知道所謂〝評論家〞常常只是不負責任嘴砲很會而已…
如果細看恩斯特版本,可以發現他運用了對比色,讓紅衣聖人清楚呈現於綠色調背景之中。即使是超現實情境,所有細節被描繪得相當細膩逼真,例如岩石、樹木的紋理和水面反射效果。另外畫家最用心經營的魔鬼面貌,無論是造型、牙齒、利爪和毛皮,甚至表情與個性,都各具特色,可見恩斯特花了多少心力與時間完成這幅作品。
《聖安東尼的誘惑》在藝術史上出現的頻率之高,相當令人側目。若是瞭解聖經故事背景的教徒,相信更能感受到這些畫作的精神性。對於非教徒來說,即使跟聖安東尼本倫並不熟,光是觀察每個年代畫家呈現故事的不同手法,鋪陳故事的能耐,以及各種魔鬼造型,就已經夠好玩了。
話說回來,看了這麼多隻攻擊聖安東尼的鬼怪,你覺得哪一隻長得最有喜感最可愛?
#農曆七月剛好應景
#結果聖安東尼變成配角
#不如來個鬼怪選美大賽
#管你什麼鬼灑鹽退散
圖片來源:網路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