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4年11月5日,民國建立已經13載有餘,蕭瑟風起,北京城裡盡是黃葉掃地深秋風景。原本安養在紫禁城內的末代皇帝-溥儀(1906-1967)在軍閥馮玉祥以大砲威脅之下,倉皇逃離重重宮門。從皇宮到民間僅一牆之隔,咫尺之遙,卻花了他16年的光陰。
朱紅高闈牆裡牆外兩個世界,深宮內的生活起居,總不免讓老百姓好奇。根據溥儀自述,他每日光用餐的排場至少包含30種菜色,擺上滿滿好幾桌,以皇室專用明黃色瓷器或銀器盛裝。隨便舉個幾樣菜色來瞧瞧:三鮮鴨子、黃悶羊肉、爐肉燉白菜、花椒油炒白菜絲、鴨條溜海參、薰肘花小肚…,看上去洋洋灑灑五花八門,卻沒一樣能入口。
說到底,這些菜色都是權充場面用,早已在爐火上煨了不曉得多久,滋味、養分早已全數流失,不過皇帝再落魄,還是紫禁城裡的主子,總得有個氣派,於是御膳房出品的這些〝雞肋〞還是得備著。
至於溥儀得吃甚麼充飢?幸虧後宮仍各自備有膳廚,皇帝也跟著撿了一杯羹,據說味道讓他非常滿意。
但我想,等到步出紫禁城和偽滿州國,結束任人宰割形同魁儡的日子,即使是勞改營裡的粗茶淡飯,溥儀也才能嚐到食物真滋味。
禁錮與自由,飲食中已見。
看《末代皇帝》這部電影,喟嘆溥儀的人生,還得細細觀察從清宮走向西化的妝髮造型,當然還有尊龍在紫禁城裡打網球那盛世美顏,以及坂本龍一用音符勾勒出的盛大畫面。
圖片來源:Junie 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