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攝於舊金山 Legion of Honor Fine Art Museum
羅丹的《吻》(The Kiss,1882)之纏綿細膩已成經典,背景畫作為克林姆《貝多芬壁緣飾板》(Beethoven Frieze,1902)三聯作之一,依據貝多芬為德國詩人席勒詩作(1785年創作,1803年修改)所譜的D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歡樂頌》(德文:Ode an die Freude)啟發而來,中心寓意便是〝藝術與愛〞。畫面右側擁吻男女代表〝擁抱全世界的永恆之吻〞,後方天使們正合唱《歡樂頌》,象徵以詩和藝術引領人們超脫俗世種種罪惡與恐懼,而尋得純粹喜悅和幸福。
《貝多芬壁緣飾板》上的《吻》再對照前方羅丹的《吻》,是否也讓你聯想到克林姆黃金時期巔峰之作《吻》(The Kiss,1907-08)?
1902年的維也納,克林姆與羅丹於分離派第14次展覽『貝多芬特展』相遇,僅只一次,卻意義非凡。『貝多芬特展』開幕當天,當時的維也納歌劇院總監~指揮家兼作曲家馬勒(Gustav Mahler,1860 ∼ 1911)也在現場指揮銅管樂隊演出改編後的貝九部份章節。
如若馬勒在音樂表現上的革新作為與前瞻見識,此時克林姆帶領維也納分離派(Secession)脫離傳統走向現代,羅丹也已開創現代雕塑創造嶄新的一頁。兩人對寓言故事、素描、女體、肖像與表面肌理處理皆興趣濃厚;兩者作品也同時傳達,從歡愉、著迷至痛苦折磨等不同層次的感性經驗。
在那個新舊更迭騷動不安,一次大戰即將引爆的世紀末,克林姆、羅丹與馬勒出色的才華與勇氣,在現代藝術發展史上,正如破曉晨曦般燦然動人。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 攝於巴黎羅丹美術館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Copyright © 2019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