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的與眾不同和特立獨行,或許從人生之初便已透露出些許端倪。
若要簡單摘要高更前半生,光是就身世背景和生活閱歷而言,相較其他藝術家便已多了幾許戲劇性。
出生於巴黎,外曾祖父是殖民於祕魯的西班牙貴族,外祖母在19世紀初期便已是位積極投入社會運動的作家。一歲多喪父,童年時期曾有4年與家人生活在秘魯首都利瑪;17 歲成為水手,後來在海軍服役,足跡曾遍及巴拿馬、巴西、北極圈和大洋洲。23歲那年,成為股票經紀人,此後12年間,或許是高更成年之後最安穩舒適的時光。
然而祕魯的童年時光與海洋的呼喚似乎從此根植於高更血液之中,讓他漂泊輾轉,一次又一次遠走他鄉,未曾返回故土。
投身金融市場期間,高更已經認識了印象派的好好先生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1903),對繪畫的興趣開始萌芽,逐漸茁壯發展,此後未曾錯過1879-1886年每回印象派畫展,前後多達五次。由於收入穩定,除了假日埋首習畫,高更尚有餘力購入畫作收藏,然而光是如此,尚無法滿足他對藝術的狂熱。
1883年1月,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高更辭去工作,從此專心作畫。
毅然放棄安穩生活,一心追求藝術的執著確實令人敬佩,但是此時高更已經結婚,還是四個孩子的父親,第五個孩子不久後即將出世。現實總是在困窘時更加殘忍,高更埋首創作的同時,積蓄也正坐吃山空,他們不得不在1884年1月遷居盧昂(Rouen),到了年底,情況更為不堪,只好前往哥本哈根投靠岳父大人。
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事業難以經營,哥本哈根的生活比預期更不順利,僅能依靠高更太太從事法文教學養家活口;也才半年後,1885年6月高更便帶著二兒子克洛維斯(Clovis Gauguin,1879-1900)返回巴黎。然而在巴黎的藝術家職業生涯並不如高更想像中順利,如今更是顯得捉襟見肘。這種情況之下,可以想像小克洛維斯自然無法受到良好照顧,尤其他們還得捱過酷寒冬季,於是6歲小男孩病倒了。
隔年6月,高更拿了姊姊提供的款項,繳了學費,把才7歲大的小克洛維斯丟進寄宿學校之後,拍拍屁股去了布列塔尼。1887年春天又踏上遙遠航程,前往巴拿馬等加勒比海島國。
看到這裡,其實很想知道小克洛維斯在寄宿學校裡過得好不好?年僅6歲便被帶離母親身邊,又被老爸給拋棄在寄宿學校,這孩子有多麼無辜又無助?
若認真算算高更的孩子數量,除了5位婚生子女,另外尚有3位私生子。
在這8個孩子中,小克洛維斯與姐姐艾琳(Aline Gauguin,1877-1897)可以說最受高更鍾愛,分別以他的父母之名命名;這也可以解釋當年他為何獨留所有孩子和妻子在哥本哈根,卻單獨帶上小克洛維斯返回巴黎。雖然以外人角度看來,跟著媽媽肯定會讓小克洛維斯獲得較安穩的生活與照料。
高更與丹麥籍妻子-瑪特(Mette-Sophie Gad,1850–1920)於1885年在哥本哈根合影。
因為高更辭去工作,全心投入繪畫卻未見市場肯定,一家人只好遷居哥本哈根投靠岳家。再過不久,兩人即將分道揚鑣,死生不復相見。
圖片來源:Royal Danish Library, Copenhagen
儘管看起來沒心沒肺,家庭生活相對短暫,高更早期也曾以孩子們入畫。
約莫1880年代,高更與當代印象派女畫家卡莎特(Mary Stevenson Cassatt,1844-1926)、莫莉索(Berthe Morisot,1841年-1895)類似,都以嶄新的方式創作兒童風俗畫。三人中,卡莎特終生未婚,畫中的孩子多是外甥(女),莫莉索和高更則以自己的孩子為麻豆。
高更和莫莉索都對小孩突如其來、不可預料的行為感興趣,但不像莫里索描繪的孩子那般開朗純真,高更主要是探索小孩神秘的內在領域和夢境,正如高更的靜物畫從來不只是單純靜物,總是透過構圖安排,改變觀者的期待和習慣。另外,與其他兩位充滿慈愛的女畫家不同之處在於,高更僅有15幅兒童畫,流露出親子之間親暱情感之作皆於1880年代早期完成,其中又以沉睡中的孩子們最引人注意。
或許那是高更人生中父愛最為爆發的時期,畢竟初為人父沒多久。
《克洛維斯睡著了》(Clovis Asleep,1884)應該是高更兒童畫裡最動人的一幅。
此刻高更家因受迫於經濟壓力,已經遷居於盧昂,五歲小男孩趴在桌上沉沉睡去。依照習俗,男孩還留著長髮。高更如此著迷於孩子睡著時的模樣,除了探索未知夢境,也是因為孩子呼呼大睡不醒人事時讓他很感動→睡著是天使,醒來是惡魔?
《克洛維斯睡著了》(Clovis Asleep)
Paul Gauguin,1884
oil on canvas,46 x 55 cm
Private Collection
圖片來源:wiki
桌上另有一個醒目的容器,那是年代約為18世紀的挪威酒杯(tankard)。這類巨型酒杯最早可追溯到17世紀,通常由木材製成,是挪威人在大型儀式舉行時,例如婚禮宴會中使用。從一旁男孩作為〝人肉比例尺〞看來,這種酒杯容量真是驚人,整個容量大約1.8公升;酒杯裡會盛滿麥酒、蘋果酒或葡萄酒,每位客人每一次都要喝1/3的量,約莫450 cc才上道,然後傳遞給下一位。
依照這種豪邁的喝法,整場宴會結束後,能夠保持清醒不歪不斜走出門的人寥寥無幾。再次佩服維京人灌酒的魄力果真不同凡響。
擦乾嘴巴,再回來看高更。
高更在《克洛維斯睡著了》結合了風格化裝飾背景,顯示出他對裝飾藝術的濃厚興趣,也預示了他接下來更具象徵性的作品。
畫面中,高更呈現出兩個世界,前方男孩代表現實生活,背景的壁紙上頭類似飛鳥的旋轉圖案,則象徵男孩的內心境界,亦即夢境。此般手法預示了高更不久後的布列塔尼系列作品,如《布道後的幻影》(The Vision After the Sermon,1888)般布局,以及後來對大溪地人物沉思的象徵性表現。
結合真實生活的觀察與想像的詩意,讓兩者同時出現,並連結到童話幻夢,這種畫面設計與印象派畫家著重於描繪現世生活截然不同,也是之前所未見。
高更1886年所作,內涵強烈隱喻的象徵主義作品《布道後的幻影》。斜切畫面的樹幹將畫面區分成兩部分:右上部是想像中聖雅各與天使搏鬥的聖經情節;左下則是剛聽完布道的布列塔尼農婦。
《布道後的幻影》(Vision after he Sermon)
Paul Gauguin, 1888
oil on canvas, 73 X 92 cm
National Gallery of Scotland / 圖片來源 : wiki
《正在作夢的小孩》(The Little One is Dreaming,Study,1881),不確定高更是畫哪個孩子,壁紙牆紙上的鳥、床腳的小丑玩偶或許都暗示了孩子的夢境。
畫面中的孩子尚未確認是誰,或許是小克洛維斯。壁紙和床鋪剛好分別對應了夢境與現實。
《正在作夢的小孩》(The Little One is Dreaming , Study)
Paul Gauguin,1881
Ordupgaard, Copenhagen
圖片來源:Tate Museum
艾琳是高更唯一的女兒,也最受高更寵愛。高更當然也畫了艾琳睡著時的可愛模樣,這時候她大約三歲半,側臉輪廓與弟弟非常相似。
小小孩都有坐著睡著的本事。畫中的孩子可能是艾琳,當時約三歲大,高更一家的生活仍是無虞。
《兒童肖像》(Portrait d'enfant)
Paul Gauguin,c.1880
oil on panel,15.7 x 21 cm
Private collection
圖片來源:Christie's
應該是也是艾琳出生後沒多久所作。身為家裡唯一的女孩,多得到爸爸一些寵愛很合理,只是高更依舊非常不負責任。
《兒童肖像》(Portrait of a Child , maybe Aline Gauguin)
Paul Gauguin,1877
oil on mahogany panel,27 x21.5 cm
Private collection
圖片來源:wiki
即使為畫下孩子們紀錄了同年,高更依舊鐵了心追逐自己的藝術夢。在拋家棄子多年後,高更太太終於在1894年與他正式分手。至於高更的孩子們呢?
先是愛琳於1897年因為感染肺炎,短短數天便離世,那年她才20歲。高更於大溪地接到消息時,心中可能百感交集。長期貧困與健康情形惡化,以及境遇諸多不順,再加上喪女之痛,讓高更整個大暴走,據說他寫信去猛烈責備前妻沒有善加看顧女兒才導致不幸。
問題是,在過去10年裡,高更再怎麼疼愛艾琳,跟女兒相處的時間不過短短7天;比較起來,他花費在送往迎來生張熟魏,週旋於眾情婦之間的精力,肯定比對家人的心思來得多上許多。
你覺得他有資格說這些P話嗎?
至於也是高更最愛,卻還是把他丟到寄宿學校去的另一個孩子-克洛維斯,則於21歲那年因手術死於血液中毒。
兩個年輕生命的殞落,皆令人惋惜。
說來難免諷刺,號稱厭惡現代文明,為了追求純樸原始而遠到大溪地去發展夢想的高更,其實自己也是大溪地的汙染源。他早在1895年便已被巴黎妓女傳染梅毒,然後再把這個世紀疾病順便帶給了大溪地一個又一個年僅13、14歲的少女。
追求藝術之路,尤其是開創新局從來不容易,也都需要付出代價,高更的才能與堅毅不得不讓人佩服,但是自私與縱慾的程度同樣令人髮指,甚至可說是現代藝術史中渣男之最。
當然你也可以說作品歸作品,私生活歸私生活,然而,無論藝術創作或個人生活,不都是他個人生命的軌跡嗎?若是無視於背景關聯,如何深入了解創作?
原諒我不得不批判。
高更最終以54歲之齡,在梅毒長期嚴重折磨、營養不良、飲酒和嗎啡過量,與心臟疾病攻擊下,客死玻里尼西亞馬克薩群島(Marquesas Islands),並且長眠於此。最終只有畫布、顏料、苦艾酒及嗎啡陪伴在他身側。
#關於高更你怎麼看?
#渣男極品
圖片來源:網路
《Copyright © 2020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