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藝術品資料而不可得時,確實讓人如此桑心。😅😩😂馬德里普拉多美術館太懂惹。😆
女子哭泣圖擷取自15世紀尼德蘭畫家-羅吉爾・凡・德爾・韋登(Rogier van der Weyden,1400-1464)的作品《卸下聖體》(The Descent from the Cross,before 1443)。圖中這位哭泣的女子可能是耶穌的阿姨,也就是聖母瑪莉亞的姊妹Mary Cleophas
圖片來源:Junie Wang,取自網路畫面
《卸下聖體》描述眾人將耶穌基督從十字架卸下埋葬的時刻。許多畫家都曾著墨過這個主題,例如法蘭德斯畫派掌門人-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於160多年後也有件同名之作。
韋登的《卸下聖體》原來是為比利時魯汶聖母教堂(Chapel of Our Lady Outside the Walls)所繪,1992-1993年間曾進行清洗修復,以油畫顏料畫在木板上。整個保存情況出其良好,是以至今看來仍色彩鮮麗,細節生動,為北方文藝復興精品,也是此番場景最著名傑作。
韋登生活的年代與油畫顏料創始人,北方文藝復興大師-凡・艾克(Jan van Eyck,before 1390-1441)稍晚一點。運用油畫作畫的優勢,讓他得以步步經營細節,絲絲入扣地描繪眾人因耶穌之死的深沉哀慟與細微心思。
《卸下聖體》(The Descent from the Cross,before 1443)
Rogier van der Weyden,1400-1464
oil on panel,204.5 x 261.5 cm
Museo del Prado,source:Museo del Prado
來看韋登如何表現《卸下聖體》這個聖經上的經典時刻。
耶穌的荊棘冠仍戴在頭上,身體光潔無暇,沒有強健六塊肌,看來這位耶穌是走文藝氣質小清新路線,就連標誌性特徵-大鬍子都被些許鬍渣給取代。那些側腹部、手上和腳上的傷口鮮血淋漓怵目驚心,不過卻沒有遭受鞭刑所流下的傷痕。
為了讓姿態更加優雅,韋登並未特別講究解剖學上的精確性,刻意拉長耶穌的身體比例,這種畫法也被後世畫家採用,例如安格爾。耶穌身上的麻質纏腰布如此輕薄透明,導致從上方傷口流下的血液即使未染紅纏腰布,卻可透過布料隱約可見。
僕人爬到十字架上把耶穌的屍體卸下,他的手裡拿著兩根行刑用的長釘,釘子上沾滿了血跡。耶穌右側穿著金棕色錦緞長袍者是富有的門徒約瑟夫(Joseph of Arimathea),由他協助將耶穌屍體下葬。最右邊的女子為抹大拉的瑪莉亞(Mary Magdalene),有一說她不僅是耶穌的12門徒之一,也是他的妻子。
眼見愛子慘死,導致悲傷過度癱軟在地,面色慘白者為聖母瑪莉亞。
聖母照例穿上藍袍,因為如此鮮豔奪目的藍只能來自顏料中最為昂貴的群青藍。左後方兩位站立的女性都是她的姊妹。聖母斜傾的姿勢與聖子相呼應,既形成動感又創造協調,即使聖母的左腳也被刻意拉長。失去骨肉的痛楚讓她淚水狂湧滴落到下巴,耶穌的兩位阿姨和攙扶聖母的聖約翰也都淚流不止。
透過韋登的精心描寫,斗大晶瑩的淚珠彷彿也將無止盡的悲傷凝結在這一刻。儘管畫面右側三位人物並未掉下眼淚,因為表情和動作,我們依舊能夠感受他們強忍住的哀慟。
15世紀前期,北方藝術已經開展出如此燦爛的成果,此時北方藝術尚未與義大利文藝復興進行直接接觸,韋登的精心之作不同於南方藝術,更有別於後來的巴洛克藝術風格,讓我們知道阿爾卑斯山以北的藝術家們才能有多不凡。
作為收藏藝術品的重要機構,美術館其實兼負教育公眾的重大責任,而官網設計在網路時代更顯得重要,也是我們可以各種跨越條件限制,能夠更貼近藝術品的關鍵方式。
普拉多美術館官網可說是資料完整相當友善,然後,幽默心思很加分。
#普拉多美術館
#找不到資料真的很桑心
圖片來源: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