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成為巴洛克先驅
線性透視法是文藝復興最重要也是最關鍵性的藝術成就,因為它的出現和應用,中世紀著重敘事卻忽視空間的繪畫風格大為改變,而文藝復興三傑和波堤且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等人也在探索透視法的過程中,逐步改變了藝術史形貌。
巴特,有個傢伙不僅能夠活用透視法,甚至更上層樓,大膽運用強烈的「前縮透視」(foreshortening)和「錯視幻覺」(trompe l'oeil illusions)等高難度技法,將繪畫提升到另一個高度,為那些早被眾畫家詮釋多次的宗教故事開創新局面,並且營造極具感染力的戲劇效果和動感。
使得信徒們深受震撼,激動不已,無論是好的或壞的那種。由這點看來,人家可以算是未來巴洛克藝術的先驅。
他,就是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北部帕爾馬(Parma)畫派畫家柯雷喬(Antonio Allegri da Correggio,1489-1534)。柯雷喬本名安東尼奧・阿萊格里(Antonio Allegri),如同卡拉瓦喬和達文西的名字皆與家鄉有著地緣關係,柯雷喬也是因為出生於北義小鎮柯雷喬,才有此外號。
必須認識柯雷喬
柯雷喬在世時間只比拉斐爾多了幾年,年僅45歲便告別人世,留下作品數量也才40件左右。以現代人看來,他在藝術史上的存在感似乎不那麼強烈,然而真要細究的話,卻蘊含不可忽視的熠熠光芒。
他在學習、吸收了大師們如達文西、米開朗基羅、拉斐爾和曼特尼亞(Andrea Mantegna,1431-1506)的技法之後,跟著發展出具有鮮明特色的自我風格,加上對於色彩掌握的微妙精熟程度,和暈染技法的高度應用,使得首位藝術史作家,最愛聊八卦的瓦薩里(Giorgio di Antonio Vasari,1511-1574)說柯雷喬是當世畫得最精緻和最立體之人。
要知道這位瓦薩里是米開朗基羅的徒弟,不僅把師父奉為神人下凡,也曾為佛羅倫斯百花大教堂創建穹頂壁畫,雖然他本倫來不及完工便上了天堂。
最重要的是,瓦薩里因為接受梅迪奇公爵的委託,寫下史上第一本藝術史著作《藝苑名人錄》(Le vite de' più eccellenti pittori, scultori, e architettor,1550),以記述文藝復興時期的畫家、雕刻家和建築師的生平與事蹟,在藝術史發展淵源的地位至關重要。
雖然瓦薩里下筆時免不了得奉承金主梅迪奇家族,但能獲得他如此讚揚,可見柯雷喬真的不簡單。
脖子很痠看《聖母升天》
柯雷喬最著名的作品,大概就是帕爾馬舊城區柏爾馬主教堂(Cathedral of Parma)內的穹頂壁畫《聖母升天》(Assumption of the Virgin,1526-1530)。
《聖母升天》這主題對於帕爾馬當地百姓而言,意義非同小可。
1522年,羅馬教皇終於將帕爾馬從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François I,1494-1547)派來的軍隊解救出來後,當地政要便聯合委託帕爾馬畫派大老柯雷喬為主教堂穹頂製作壁畫。
穹頂在羅馬和拜占庭帝國的建築中,一直被視為是天堂的象徵。帕爾馬好不容易擺脫粗野無文,只會帶來梅毒搞破壞的法國佬魔掌,得以重回教皇國懷抱,那簡直是普天同慶重獲救贖的大事!主教堂作為全城信仰中心,所呈現的穹頂壁畫自然意義非凡。
因此,《聖母升天》描繪聖母瑪利亞死後飛升天堂與聖子重聚的畫面,同時將天主教教義加以形像化和具體化,不但能夠強化老百姓的虔誠信仰,並象徵信徒與聖靈在時間盡頭的結合。而穹頂被畫成天堂,當然也是剛好而已,只不過,柯雷喬卻採用了非常特殊,甚至是奇怪的仰角透視觀點。
《聖母升天》的仰角視點特殊之處在於,不像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禮拜堂畫《創世紀》,或者瓦薩里在百花大教堂畫《最後的審判》那樣,把觀眾的視點高度自動放置在與畫面等高的位置。
也就是說,雖然穹頂很高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所描繪觀點就像我們自動長了翅膀騰空躍昇,或是搭著升降梯上升到壁畫的高度,在同一水平眼對眼、面對面。
柯雷喬卻是首創先例,選擇表現仰角的縮短透視法,以觀眾的「主觀角度」去描繪天堂,同時營造出聖母飄向天堂時,天堂崇高、天空開闊的神聖錯覺。
《聖母升天》(Assumption of the Virgin)
Antonio Allegri da Correggio,1526-1530
fresco,1093 x 1195 cm
Parma Cathedral
source:wiki
聖母一飛天,大家都很忙
所以,既然聖母祂老人家正在忙著升天,我們老百姓當然只能留在地面,癡癡望向天空,目送祂飄向最高處的天堂。以致於抬頭一看,不免會看到聖母的腳丫、鼻孔和下巴。但人家是聖母耶,偶包算什麼(撥瀏海…
圓頂中心,在群組收到老木即將抵達消息的耶穌,趕緊丟下手邊雜事,趕忙從天堂降落來迎接聖母。
也是因為仰角的關係,我們只看到耶穌兩條腿和腳丫子,還有被強大風勢吹襲鼓起的披風;其他那些圍繞在聖母身邊,從小嬰兒到青少年階段的天使們,更是腿腿PP相連到天邊。反正,抬頭一看,就是好多好多粗粗腿啊~是說,耶穌頭上不正好有個完整無缺的PP嗎?(羞
類似同心圓般旋轉,層層交疊在這數百個人物之間的朵朵雲彩,一方面用來強調天堂的氛圍,另外一方面也可平衡為了追求仰角視覺真實感,卻被犧牲掉的主體性。畢竟在那麼多大腿、腳丫子、PP和鼻孔間要一眼看到主角,確實得多花點時間搜尋一下。
而且要是少了這些呈現漩渦狀的雲朵,以及唱歌、演奏樂器,整個很忙碌的天使,共同營造把聖母帶向無盡高處的效果,聖母升天還飛得上去嗎?還能感受到聖母升天有多麼氣勢萬千又震撼視覺嗎?
聖母頭上還有看起來像巨人版的亞當和夏娃混在天使堆裡。
亞當摸著自己的胸口,似乎懺悔所犯下的錯誤,而夏娃則將象徵原罪的蘋果伸向聖母。在這裡,亞當和夏娃代表人類的原罪,他們因為偷嚐禁果貝神逐出伊甸園,而聖母瑪利亞則重新連結起人與神之間的聯繫。
天使下方還站著使徒們。圓頂周圍四個角落裝飾著4位帕爾馬市守護聖人,分別是:施洗者聖約翰(St John the Baptist)、聖希拉里(St Hilary)、聖托馬斯(St Thomas)和聖伯納德(St St Thomas)。
有了聖母子和眾聖人加持,從此就可風調雨順國泰民安,world peace惹…
阿母我來惹~
快看耶穌如何英明神武磅礡降落。(啊著陸時到底會不會跌倒?
圓頂中心,在群組收到老木即將抵達消息的耶穌,趕緊丟下手邊雜事,趕忙從天堂降落來迎接聖母。
也是因為仰角的關係,我們只看到耶穌兩條腿和腳丫子,還有被強大風勢吹襲鼓起的披風。
其他那些圍繞在聖母身邊,從小嬰兒到青少年階段的天使們,更是腿腿PP相連到天邊。反正,抬頭一看,就是好多好多粗粗腿啊~是說,耶穌頭上不正好有個完整無缺的PP嗎?(羞
再看一次聖母子溫馨感人的重逢畫面。
有翅膀、沒翅膀都是天使,也都有青蛙腿。
聖約翰擁抱著象徵耶穌基督的羔羊。
色彩美麗又夢幻
柯雷喬把圓頂的天堂象徵,傑合文藝復興時期在二維平面創造立體感的高度執著,運用大膽手法,把穹頂幻化成天堂本身,而整個畫面的戲劇性也強化了幻覺的真實性。如此一來,聖母瑪利亞便能將教會給人格化,無論它多專制腐敗。
可以想像當壁畫完成對外公開時,帕爾馬信徒們走進教堂,在光線照耀下,跪在地面,抬頭向上,嘴巴開開時,視覺該是如何衝擊,內心會有多麼澎湃,內心狂喊:「聖母啊~讓我跟著您一起升天吧」!
其實不只是手法前衛,柯雷喬使用溫柔細膩的色彩緩和線條的生硬感,在兩者之間取得和諧唯美的功力絲毫不比拉斐爾遜色,並且能夠兼顧自然主義和浪漫詩意,設計出動人又張力十足的畫面。所以瓦薩里也說過,沒有人比柯雷喬更善於處理顏色了。
天堂裡的青蛙腿
不過,柯雷喬是義大利北部頭一位使用仰角透視法,描繪聖母、聖子和天使們的畫家,既是開時代之先,必得背負不可承受之重。
儘管為帕爾瑪的老百姓顯示了永恆救贖的巨大希望和真實感,但柯雷喬的《聖母升天》仍是被18世紀義大利藝評家兼教堂祭司的提拉波斯基(Girolomo Tiraboschi,1731-1794)瞄了一眼後,批評像是一盤「燉青蛙腿」(Frog leg stew)。
到底要紅燒或清燉?(以下開放點菜…
話說回來,你覺得天堂裡的這盤青蛙腿美嗎?(伸~
#同場加映,奇美博物館也能見到類似的仰角觀點前縮透視法作品
http://cm.chimeimuseum.org/wSite/ct?ctNode=307&mp=chimei&xItem=25659
#藝評家真的很煩
#青蛙腿好吃
同樣是穹頂壁畫,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禮拜堂繪製《創世紀》時,所採用視點與柯雷喬的仰角透視便大大不同。
《聖母升天》的仰角視點特殊之處在於,不像米開朗基羅在西斯汀禮拜堂畫《創世紀》,或者瓦薩里在百花大教堂畫《最後的審判》那樣,把觀眾的視點高度自動放置在與畫面等高的位置。也就是說,雖然穹頂很高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所描繪觀點就像我們自動長了翅膀騰空躍昇,或是搭著升降梯上升到壁畫的高度,在同一水平眼對眼、面對面。
柯雷喬卻是首創先例,選擇表現仰角的縮短透視法,以觀眾的「主觀角度」去描繪天堂,同時營造出聖母飄向天堂時,天堂崇高、天空開闊的神聖錯覺。
《創世紀》(Volta della Cappella Sistina)
Michelangelo,1508-1512
fresco,40 x 14 m
Sistine Chapel
source:wiki
米開朗基羅把觀眾的視點高度自動放置在與畫面等高,讓我們跟壁畫眼對眼、面對面,柯雷喬卻是首創先例,選擇表現仰角的縮短透視法,以觀眾的「主觀角度」去描繪天堂。所以我們才能自動騰空,以「正常的角度」看上帝如何創造亞當啊!
《創世紀》(Volta della Cappella Sistina)局部
Michelangelo,1508-1512
fresco,40 x 14 m
Sistine Chapel
source:wiki
關於更多藝術故事,請見新書
🎊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
◆電子書上架平台 :
Google Play Books、Apple iBook Store、UDN讀書吧、凌網Hyread、樂天kobo、博客來電子書店、Book&Walker、群傳媒Readmoo、湛天Pubu、台哥大myBook、Amazon Kindle
圖片來源:網路
《Copyright © 2024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