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逛美術館,常遇到這樣自己聽著語音導覽,靜靜欣賞畫作的小孩。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攝於巴黎瑪摩丹美術館
在巴黎逛美術館,常遇到這樣自己聽著語音導覽,靜靜欣賞畫作的小孩。
瑪摩丹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在綠蔭處處沉靜安適的16區內,館藏以約300幅印象派繪畫聞名,另外還有拿破崙帝政時期藝術品與傢俱、義大利繪畫等藏品。
瑪摩丹美術館地下一樓展覽室內滿滿的莫內作品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攝於巴黎瑪摩丹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
瑪摩丹美術館地下一樓展覽室內滿滿的莫內作品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攝於巴黎瑪摩丹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
因莫內次子Michel Monet在1966年捐出繼承的所有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畫作,讓瑪摩丹美術館擁有許多這位印象派大師作品,包含莫內第一幅在塞納河畔畫的風景畫、幾乎連貫他一生創作的各式睡蓮創作,甚至是當年掛在吉維尼(Giverny)小屋中的個人收藏。
其中最著名者,就是小男孩眼前的《日出印象》(Impression, soleil levant,1872)。
《日出印象》(Impression, soleil levant)
Claude Monet, 1872, oil on canvas, 48x63 cm
圖片來源 : Junie Wang
攝於巴黎瑪摩丹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
『印象派』「」(Impressionnisme)這名稱就是在1874年時,因藝評家路易.樂華(Louis Leroy)針對莫內這幅畫作輕蔑的評論而定名。
那些毫不留情糟蹋人到底的毒舌批評原來是想羞辱莫內,結果不但為人命名,給予這群老是被藝術學院退件的年輕激進藝術家整體認同感,還讓〝藝術評論家〞這玩意從此被質疑(雖然莫內本人從報紙上看到評論後,氣得在咖啡館內翻桌)。
四十多年後的杜象(Marcel Duchamp,1887-1968)更再度以小便斗狠狠地修理自以為是用鼻孔看人,實則小肚雞腸的藝評家們→你一定知道我說的就是《噴泉》(Fountain,1917)。就連美國藝術家兼藝術教育家羅羅特.亨利(Robert Henri,1865-1929)也在他的《藝術精神》(The Art Spirit,1923)一書中提及“別太關心藝評家說甚麼。藝術鑑賞猶如愛情,無法由他人代為完成…”
再回頭聊《日出印象》。
莫內以極度潦草、粒粒分明的筆觸想要捕捉十一月深秋之際,塞納河出海口哈佛港(Le Havre)破曉時分,清冷晨霧瀰漫水面,初昇太陽就像冬日清晨奮力掙扎爬出被窩上班上學的人們般,不情不願帶著橙紅色光輝勉強升起的模樣。
看過日出的人都知道那變化速度有多迅速,常常在驚嘆間便轉瞬即逝,何況是拿著畫筆作畫。細看畫作本人,色彩相當淺淡,輪廓相當模糊,筆觸之間更能感受當下有多麼匆忙急促。
這不能算是莫內的精彩傑作,畫家自己也承認。然而標示了光影變化重於細節,不再遵循傳統學院精細描寫的革命性觀念、背景港口起重機具點出繁忙港口的現代主題,以及體驗更勝於觀看的視覺經驗,都開啟了藝術史的另一頁。
不知道男孩哪天若是剛好在深秋清冷早晨,剛好跟莫內一樣站在窗口,眼前也剛好見到冷清清灰濛濛的海面,隱約有橘紅光線從雲層後透出時,會不會想起他曾經在瑪摩丹細細觀看的《印象日出》與莫內曾經試圖捕捉日出情景的努力?
圖片來源 : Juine Wang
《Copyright © 2018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轉貼》